2021年秋拍,我們首將“中國新繪畫”升級為夜場,獲得了市場的熱烈追捧和廣大藏家的積極響應,38件作品,共斬獲4242萬元,僅一件作品遺憾流拍,成交率高達97.3%,再次毫無爭議的成為這一板塊的行業風向標。
北京保利現當代藝術部,推出其中最具代表性藝術家的個人系列專題,深入梳理每位藝術家不斷演進的創作面貌和理念,持續推進中國當代藝術及收藏界對于新世代中青年藝術家的關注與認知,進一步夯實“中國新繪畫”的板塊內容。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 《迦陵頻伽》 1995年作
2. 《老虎和紙箱》1995年作
3. 《惘》 1997年作
4. 《罌粟之二》 1997年作
北京保利 2021年春 成交價:RMB 80,500
厄立特里亞
“我死過一回,它來自非洲”
——馬軻
為了追求更高的繪畫場域,馬軻于1997年決定參加北京中央美院的考研。這次的考研失敗了,但當馬軻陷入壓力與掙扎之中時,一個支援非洲教育的計劃徹底改變了他的繪畫生涯。當馬軻還在感受非洲人的簡單、善良、天然的神秘之力時,厄立特里亞與埃塞俄比亞的戰爭迫使他在精神和心理還未準備好時開始逃亡。而也正是這次近距離面對生、死、乃至命運的經歷,讓馬軻決定重新思考繪畫于他而言意味著什么而他又應該如何計劃自己的繪畫生涯。
“我能夠強烈地意識到非洲,也反過來意識到亞洲,在地理環境、在文化視野上跟以前完全不同。比如說,歐洲是一個理性的、非常有邏輯的地方;非洲就是熱情的、原始的;南美洲是超現實的。我到了非洲,我就發現它是意大利超現實的源頭。當時超現實主義在北京做過一個展覽,它所有的形態幾乎都來自厄立特里亞。我認為畢加索很多激情的繪畫,像德國的表現主義的精神資源都跟非洲有關聯?!?/em>
——馬軻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 《非洲的雨》 2000年作
2. 《傍晚》 2002年作
3. 《晌午之二》 2002年作
馬
“可我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呢?我的想法,我的價值觀,我對世界的看法,都不斷受到現實的挑戰,以至于需要不斷地調整和重新組合,在游移和斷裂中,我的精神支離破碎。繪畫是我精神的外在依附,而精神的內在核心是空洞和脆弱的。我花了很大的精力用于繪畫語言的研究,考慮如何表達得更有力量;當我日益熟練地掌握繪畫的語言時,我的內容卻又含混不清?!?/span>
——馬軻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 《光》 2006年作
北京保利2021年秋 成交價:RMB 713,000
2. 《馬上封侯》 2006年作
3. 《馬上封侯之五》 2006年作
北京保利2016年春 成交價:RMB 241,500
4. 《傍晚之二》 2007年作
北京保利2021年春 成交價:RMB 517,500
在經歷了長期的學院派繪畫生涯與非洲的生死見聞,馬軻逐漸渴望在這個物質化的社會中創造更自由、更純粹的作品。而為了清晰的表達“馬軻”所擁有的力量與精神,物化的標志成為了馬軻所建立的自己獨特的詞匯“馬”。馬軻的作品中的“馬”在不斷變化,從奔跑伸展的馬,到從空中砸向地面的馬,再到被劈開卻在抗爭嘶鳴的馬,這一系列的變化也預示著他精神和語言上的成長。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 《被遺忘的愛情》 2002年作
北京保利2018年秋 成交價:RMB 57,500
2. 《我的馬》 2004年作
北京保利2015年秋 成交價:RMB 322,000
3. 《頂硬上之英雄氣概》 2005年作
4. 《英雄時代之五》 2007年作
北京保利2017年秋 成交價:RMB 287,500
“我覺得藝術品就是你存在的一個精神映射或者是直觀得一個映射?!?/em>
——馬軻
《赤子情懷》 2005年作 北京保利2016年秋
成交價:RMB 575,000
杯弓蛇影
2008年后,“馬”的形象在馬軻的繪畫中逐漸淡去,而更加接近日常生活敘事的風格則替代成為他新的關注重點。2012年,馬軻的第一個重要個展,“杯弓蛇影”在北京展出。與展覽同名,《杯弓蛇影》稱得上是馬軻經過一段時間歸納和總結后創作的典型作品。從“馬軻的視角”來看,相對站立的兩個人 ,正在進行一場尷尬的交流或對抗,同時在對方不可知的角度也呈現出讓人反感的人性的側面。
但讓人驚奇的是,馬軻作品中讓人反感的尷尬、掙扎、沖突、甚至是現實和丑陋的側面,卻引人注目且帶來殘酷的說服力。這些因素形成一個場域,在這個場域里,數種內斗的力量對峙、僵持,似乎在等待契機。畫家以旁觀之冷眼凝視與描繪,給予觀眾更多思考的空間與路徑。
“我的很多畫得出發點是根植于現實和生活中的感受。我可能感受更多的是人跟人的關系是無法言說的,無法說,也許你認為是這樣,別人以為你是那樣的?!倍案魇角楦?,是被常規慣例、時間和距離所麻木并進而遮蔽所有記憶前的諸多體驗?!?/em>
——馬軻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 《三個人和兩只桃子》 2007年作
2. 《請君入甕》 2008年作
北京保利2017年春 成交價:RMB 437,000
3. 《圍觀》 2012年作
畫面中,窒息性的黑色背景形成密不通風的囹圄,人物在黑暗中翛然凸顯在面前,帶著凌厲的尖刺色彩穿透黑暗。藝術家的意圖并非要對觀眾講述一個懸疑故事,重要的是現場感。在馬軻的作品中,色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冷色的人物與大塊的黑色背景所構成的畫面傳遞的不僅僅是寒意,也是馬軻自身的非洲經歷與其繪畫生涯中“孤獨”的外在視覺體現。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 《證據》 2013年作
北京保利2020年秋 成交價:RMB 586,500
2. 《帝國時代的愛情故事》 2009年作
3. 《盲》 2009年作
4. 《刻舟求劍》 2012年作
5. 《擁抱》 2012年作
6. 《孤獨》 2012年作
“在人性之世與野蠻之獄的兩可情境中,總有著絲絲漏漏的莫名之事,這種莫名既不能讓人安心,更無法打消疑慮?!?/em>
——西蒙沙馬
抽象&“重復”
“我眼前的世界,本質上是語言。語言的本質是抽象?!?/span>
——馬軻
2020年,馬軻的同名個展通過一系列相似主題的不同表達展示了他所理解的繪畫語言,而作品中的抽象造型也闡述了藝術家自身繪畫思考的過程與成果。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 《騎馬上虛空》 2018年作
2. 《騎馬上虛空(十一)》 2019年作
3. 《韋莊詩意-騎馬上虛空》 2019年作
4. 《風雨欲來》 2020年作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 《彼岸》2014年作
2. 《彼岸》2015年作
北京保利2017年春 成交價:RMB 345,000
3. 《問》 2018年作
4. 《山河》 2020年作
5. 《曙光》 2020年作
6. 《遠方》 2020年作
7. 《歡樂頌-七仙女》 2021年作
《彼岸2》 2014年作
“繪畫從虛無中來。我認為的抽象是一種感性和理性交替出現的過程。有時候我的掙扎源于我所受教育的束縛。突發奇想往往一蹴而就,而胸有成竹的時候往往會消耗更多的時間,以至于要完全放棄才能重新開始。一個想法會出現不同的結果?!?/span>
——馬軻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 《骷髏之問(一)》 2020年作
2. 《骷髏之問(二)》 2020年作
3. 《骷髏之問(三)》 2020年作
4. 《尼祿》 2020年作
5. 《國王的游戲(二)》 2021年作
2021年,馬軻個展-“窟窿” 展出90張畫,分為8個“房間”,每個房間中羅列了同一(相似)的圖像,呈現藝術家跨越不同時期、處理不同問題的方案。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1. 《佇立》 2019年作
2. 《愛之二》 2019年作
3. 《美狄亞》 2020年作
4. 《燈》 2020年作
5. 《愛之三》 2021年作
北京保利2021春季拍賣會
北京保利2021秋季拍賣會
云征集聯系方式